寻找隆福寺当年味道
要寻找真正老北京的味道还是到隆福寺吧。这里云集了北京传统的名小吃。传统的小吃目前还在,但是,前阵子我路过隆福寺从牌楼走进去的两侧已经开始逐渐拆除了。那么,我们就在此回味一下老北京隆福寺的味道吧。
牌楼
隆福寺坐落在东四北大街西,始建于明代景泰三年(1425年),清雍正九年重修。隆福寺在明代是京城唯一的番(喇嘛)、禅(和尚)同驻的寺院,清代成为完全的喇嘛庙。
北京隆福寺曾是朝廷的香火院之一,成为京师著名的大庙会。因坐落在东城,与护国寺相对,俗称“东庙”。清代,旧历每月逢一、二、九、十开庙,1930年改用阳历一、二、九、十开庙。每逢庙会,人流如潮,附近王府居住的贵族、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外国人、贫苦市民和近郊农民都来赶庙会。在这里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土特产品,可以吃到多种北京地方风味小吃,可以看到北京的民间戏曲。《北京竹枝词》中说,当年庙会全盛时期“一日能消百万钱”。
隆福寺庙会
隆福寺大街
隆福寺庙始建于明景泰一年(公元1452年),清雍正元年重修。隆福寺的庙会,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据《大清一统志》载:“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庙市,百货骈阗,古玩字画,风味小吃,花鸟鱼虫——,为诸市之冠。”清嘉庆写于二十二年的《草珠一串》载:“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销百万钱,多少贵人闲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说明当时隆福寺庙会繁荣的光景。而真正的繁荣是在清末时期,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隆福寺庙宇毁于火。烧毁天王殿后,迄未重修。庙中喇嘛将地皮按块租给摊商,收取地皮费,名为香钱。那时,庙会已改为逢每月一、二、九、十日开市。这个处在内城中心区,居民密集,最大的隆福寺庙会与西城护国寺庙会东西对应,被称为东庙与西庙,形成城区两大杂品市场。经营品种上至绸缎布匹,下至花鸟鱼虫,无所不有,当然小吃品种更是遍布庙会各个角落。但多数小吃摊商,还是集中在庙会西侧,这里有残存西配殿,一些卖茶汤、油炒面、豆汁、杏仁茶等流食的小座商在此还设有座位,桌上铺有洁白桌布,门脸上悬挂白布帘,这在当时的庙会上,卫生条件算是一流的了。可别小看这些小座商、摊商、推车和担担者,其中不乏精工细致,饶有风味品种。如扒糕、灌肠、炸丸子、羊霜肠、爆羊肚、驴打滚、吊炉烧饼、馄饨等等,以现在技术水平衡量,亦称上乘。不少老北京市民特意到庙会吃上一盘、豌豆黄、灌肠,以饱口福。
以前的隆福寺大街
1950年东四人民市场建立,庙址改造成大型百货商场,对于具有传统风味小吃特别照顾,在庙址前的隆福寺街对面,特辟地五百多平方米,成立起回民和汉民两个小吃摊群,将小吃摊商初步实行集中。隆福寺小吃店真正成立的时间应从1962年算起,当时,北京市服务局投资与东城区服务公司,共同建立隆福寺小吃店。先后设立的还有菜市口和西四的3个小吃店,后来又陆续在近郊区建立了酒仙桥、甘家口等到五六处大型综合小吃店,其中以隆福寺小吃店为重中之重。因为这是在个体小吃摊商的基础上成立国营小吃店的新尝试。
隆福寺小吃
隆福寺小吃店,共吸收在庙会上分散个体经营的小吃摊50余户,共108人。这些小吃摊主,已从业二三十年,有的甚至四五十年,具有小吃行业的熟练技术,是北京小吃业的精华。其中不少是名家,如切糕虎、炸糕杨、豆腐脑白、爆肚王——。他们不仅成了国营企业的职工,还是京味小吃的传人,手把手地教出了一批徒弟。新建的小吃店,仍沿袭在庙会时设摊的经营方式。有500多平方米新的小吃店里,特设40多张餐桌,200多个座椅,非常豁亮。沿店堂四周设有:煮炸豆腐及豆面丸子摊;肉饼及蒸炸水饺摊;甜食及冷点摊;羊杂碎及杂面摊和酱牛肉夹烧饼摊等五大摊位。琳琅满目的各样传统风味小吃,一些老北京们高兴的说:他们把庙会的小吃搬进了店堂,这是一大进步。
从王府井步行街一直往北走下去就到了。隆福寺小吃街,是老北京小吃的聚集地,在那里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北京小吃,品种多样,价钱也不贵,都是传统的清真小吃,其中最著名的老字号之一,就是历史悠久的隆福寺小吃店。
关键字: 传统 小吃 老北京 隆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