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
太庙位于天安门东侧,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为明清两代皇室祖庙。它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同属依据皇宫旧制“左祖右社而设计建造的。
太庙的建筑雄伟壮观,平向呈南北方向的长方形,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建筑布局对称。共有三道围墙,全部为红墙身黄琉璃瓦顶。太庙南门为民国年间所辟,为黄琉璃瓦顶,门前有一座带石护栏的三孔石桥,其水面与大安门前金水河相通。太庙街门,通向天安门内,亦即天安门内东庑:太庙右门,又称神厨门,通端门内;太庙西北门位于午门外的阙左门之东。太庙这三座门均坐东向西,与社稷坛三门相望。
第一道围墙内是太庙外院,这里古柏参天,形态各异。东南隅,有宰牲亭和治牲房,门楼及房舍均为黄琉璃瓦顶。院墙外两边有一座黄琉璃瓦顶的六角井亭。
沿甬路向北至琉璃门即为第二道围墙正门。因门楼庑殿顶、檐椽斗拱均以琉璃砖烧制,故称“琉璃砖门。院内有七座单孔石桥,各饰汉白玉石护栏。东西两端各有六角井亭一座:两端另建有黄琉璃瓦悬山顶房屋五间,东为神库,西为神厨。石桥以北为五间戟门,白石台基三层,四周都有汉白玉护栏,丹陛浮雕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海水江涯等纹饰。
戟门是太庙第三道围墙的正门,太庙的主体建筑,都在戟门以内。
正对门即是太庙前殿,面阔十一间,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殿基为汉白玉须弥座,共设三层;殿前有月台,汉白玉石护栏,望柱头浮雕龙凤纹;白石丹陛上,雕有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狮子滚绣球、海兽以及海水江涯的纹饰。大殿内梁柱外镶沉香木,构件以金丝楠木制成,明间和次间的殿顶、天花、四柱皆贴赤金花,不施彩画,地面满铺金砖。这座前殿,明、清两代是帝王年末岁尾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前殿两庑各有配殿十五间,东为供奉有功之皇族神位;西为供奉功臣神位的地方。前殿东南、西南各有燎炉一座,是为焚烧祭品之用。
中殿亦称“寝宫,清代在这里供奉了太祖(天命)、太宗(天聪)、世祖(顺治)、圣祖(康熙)、世宗(雍正)、高宗(乾隆)、仁宗(嘉庆)、宣宗(道光)、文宗(咸丰)、穆宗(同治)等历代帝、后的神主牌位。中殿两庑的配殿,是存放祭器的地方。
九间后殿是帝王供奉皇帝远祖神主牌位之处,即清末称帝前的四个追封皇帝(肇祖、兴祖、景祖、显祖)的神位,也称作“祧庙。用红墙与前、中殿隔开,自成院落。
太庙的祭典由礼部负责,每年四月初一、七月初、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皇帝生辰、清明节等,都要在太庙致祭。清代的太庙规制和祭祀制度,继承了明代的典制。
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烧毁了太庙。清顺治元年(1649年)又将太庙重新修建。乾隆元年(1736年)对太庙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
辛亥革命后,太庙仍归清室所有,1924年,曾改作和平公园对公众开放。1931年,由故宫博物院接管,做为分院。
解放以后,太庙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成为劳动人民学习理论、掌握科学知识和从事文化娱乐的场所。1950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太庙南门高悬起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字“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匾额。从此封建帝王的祖庙,变成了劳动人民的乐园。1988年1月,太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字: 天安门 文化宫 汉白玉 琉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