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几座老房子
漫步在港岛中环,见到几处老房子,碰见自己深爱的建筑物,我情不自禁举起相机,把它们记录下来。 香港立法会大楼 香港立法会大楼位于皇后像广场后面,这座大楼是用圆柱支撑的圆顶建筑。该大楼始建于1903年,1912年正式落成,作为最高法院使用,昔日香港所有重要的聆讯,都在这幢宏伟的建筑物内进行。1984年该建筑被香港政府列为法定古迹,并于1985年起用作立法会大楼。整幢建筑物的周围是花岗岩的大柱,大楼的圆形拱顶宛如整幢建筑物的冠冕,拱顶的四个角落装饰着小尖塔。同时,立法会大楼还揉合着中国建筑的特色,大楼的四坡屋顶以双层中国瓦片铺砌,并采用精心雕琢的中式柚木托架承托屋檐。立法会大楼别具风格、雄伟的外观令人印象深刻。 立法会大楼前面的广场上竖立着19世纪汇丰银行总经理thomas jackson爵士的雕刻像,这个广场是香港市民休憩的好地方,还经常有很多菲律宾女佣于该处聚集谈天。 香港终审法院大楼 从立法会大楼向上走,在高高的平台上矗立着一座红色的大楼,这就是香港终审法院大楼。该大楼建于1917年,高三层,整座建筑以花岗石和红砖盖成。它曾先后用作教育署总部、维多利亚地方法院、最高法院及政府新闻处。大楼现用作香港终审法院(hong kong court of final appeal)。 圣约翰堂 圣约翰堂在终审法院大楼和政府总部之间,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西式教会建筑物,始建于1847年,1849年落成启用。日治时期(1941至1945年)曾用作日本人会所,座堂因此受到破坏。战后教堂得到重新修复,1996年被列为法定古迹。 从圣约翰堂去礼宾府的路上,看到了美国驻港总领事馆。 香港礼宾府 香港礼宾府原来是香港总督的办公室和官邸。这座建筑于1851年开始,历时四年完竣。礼宾府建成之初,附近尚未建有现今所见的高楼大厦,故海港景色饱览无遗。礼宾府原属英乔治亚时代建筑,富有浓厚殖民地色彩。经过时代的变迁,香港礼宾府也糅合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在礼宾府附近遇见一个骑登山车的人和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大楼: 香港美利楼 在港岛最南端的赤柱广场,有一幢咖啡色屋顶欧洲式古老建筑物,这便是美利楼。这幢建筑物原坐立于中环,建于1844年,用作当时驻港英军的宿舍。1982年因为兴建中银大厦,而将美利楼拆卸。当局为了保存这所古迹,拆卸时将其三千多件花岗岩编上号码,1998年再在赤柱重建,于2000年重新开幕。美利楼是香港少数仅存的古欧陆式建筑物之一,也是极具历史价值的古迹。 在赤柱广场后面的山坡上见到一处别墅,听说原来是邓丽君的房产: 香港物料署宿舍 早上起床后,我在酒店附近走走,忽然发现一处老房子,名叫“香港物料署宿舍”。由于道路狭窄,拍不到它的全景。这个楼房的周围全是高楼大厦,它的倩影全被这些阴影挡住了。不管怎么说,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段,这个小楼得以保存也是很不容易的。 香港是一个嘈吵、喧闹、混杂及充满活力的地方,是我到过的沿海城市中最有成就的一个地方,建筑只是香港的一个缩影。希望香港保留好自己的传统,也包括这里多元化的老建筑。
关键字: 大楼 建筑物 最高法院 立法会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