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拾梦之——寻寻觅觅试咖喱
出游前一个月,我就找定居在澳门的旧同学订酒店。同学听到我和小芳这两个极度贪玩的家伙要到他家门口呆上四日三夜,被唬得大眼睁小眼:“想清楚啊,澳门没有什么好玩地方,你们呆不长的!”劝告归劝告,旧同学总是最靠得住的,替我们觅着了一家梦想般的住宅式宾馆。那宾馆位于澳门市政厅旁的商住大厦,依半山而踞。最惊喜的是我们的房间有个大露台,正对着一幢看来荒废已久、古色斑斓的葡式大宅。以前徒步游澳门时就我曾经过那里,当时满脑子已幻想着那里面埋藏着的稀奇古怪故事。大宅白窗绿墙,壁上满是岁月侵蚀的痕迹;门窗都被木板紧紧封死,屋顶藤蔓纵横。然而,我问过同学,也“八卦”过附近的原居民,找不到什么故事。大宅正门一个小小的门牌铭着:澳门市政厅六号。我心知肚明用四日三夜来做趟“冒牌澳门人”可以说是根本不够用———仅仅那葡国红酒与美食,已足够磨掉我俩大把时间。在澳门,只要你肚量能容,嘴巴就可以一整天都不闲着。到澳门要吃葡国菜,这是必然的选择。然而正如品葡萄酒,倘若你一开始就吃上个顶级大餐,接下来的不会有滋有味。记得有一次在官也街的“文记手信”买了瓶油咖喱,那咖喱粗看起来有点其貌不扬,跟别的品种有点不同,一般的油咖喱是黄色的,那是黄姜粉特有的颜色;而那瓶咖喱却是浓浓的油浸着黑巴巴的一大堆香料。但炒菜时挑上一勺起锅,火候到处,咖喱立马变成悦目的奶黄色,随之异香扑鼻而来。据闻澳门的咖喱是由当时纵横四海的葡萄牙人从印度偷学回来的,历尽八方,升华多年,内里加进了葡萄牙人的口味、东南亚的香茅、再加上中国人独到的味觉理解,实实在在地成就了一款地道特色。因此第一个晚上,我俩决定先找点澳门的地道咖喱小食尝尝。吃咖喱要去“三盏灯”,这也是不用犹豫的选择———那儿是东南亚人聚居的地方,想来咖喱当然地道点。乘“新福利”巴士到“红街市”下车,问问走走,“三盏灯”就到了。那是一个圆形的小广场,当时已是傍晚,华灯初上。小芳扳着指头数数,好奇地问:“不对啊,广场上只有两根灯柱,第三盏灯哪去了?”我搔搔头,被她问倒了。广场对面一家旧窄的小铺子门面上悬着两个红灯笼,那就是慕名已久的“咖喱妹”。先不管它两盏灯还是三盏灯,肚皮饿得差点贴上背脊了,先喂饱自己要紧。进去找到张刚好挤得下两个人的小桌子,一口气点了咖喱牛腩面、鱼汤粉、咖喱鱼蛋青菜,再配上瓶狂冻啤酒,然后狂吸着咖喱味等大餐,好过瘾!但是吃罢了,我俩却有点失望———咖喱汁味道还不错,只是面太硬、牛腩有点“柴”,没有想像中那么好。花了将近一百葡币,擦擦嘴两人心下却犯嘀咕:好像有点名不副实!幸好这点失望第二天有了补偿。在氹仔地堡街闲逛,我俩又遇上一家名叫“咖喱全”的面档,闻香止步,纵使不智,还是再要尝尝。有了上次的经验,也不敢多叫,只点了一份“咖喱全餐”,呵呵,里面猪红鱼蛋鱿鱼牛腩牛筋青菜,一应俱全。材料只是简单灼熟,咖喱蘸料搁另一碗里分开上。我和小芳各拣一箸,菜一入口,两人立马相视而笑———咖喱浓辣,材料入味,这才是真正的澳门好咖喱!“咖喱全”食客众多,当时人山人海,人们只能四处搭台。和我们同台的一家人应该是香港游客,其中一位好可爱的小胖子可能饿急了,一坐下就叫了碗大大的咖喱牛腩面,还嚷嚷:“加辣!加辣!”,接着唏哩哗啦地尝了口就呆在一旁狂吸大气,再也不肯吃了,只嗒巴着嘴嘟囔着:“哇,原来澳门的咖喱这么辣!”
关键字: 半山 咖喱 宾馆 市政厅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