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99-2065

旅游产品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出游宝典 > 户外

徒步

新疆旅行网  时间:03-23  来源:  作者:  浏览

!!不疲倦的徒步方法
野外活动最常用的运动——走路(徒步)
也许有人认为行走在山野中,跟平常走路一样没有什么区别。的确是没有区别。但是当您全副武装地走上3~4小时后,距离目的地还有一两个山头时,区别可就大了。腿部肌肉向您抗议,疲劳使您无精打采,由于困倦而产生的渴睡现象不停地诱惑您,使您觉得路程越来越漫长了。
那么,是否有一种永不疲倦的走路方法用在山野的徒步行走中呢?答案是有的。只要能理解和掌握下面几种方法,灵活运用,战无不胜。

龟步
在长途行走过程中,不要以为昂首阔步的大步向前就行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要知道步幅大是利用腿部肌肉的爆发力,这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持久力,凡事都不能一步登天。所以步幅小一些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充分利用我们腿部肌肉的韧性,它们对持久战是相当有办法的。

吹气
跟着就是要调节我们的呼吸了,要努力让自己的呼吸与运动呈有节奏的状态。令肌肉持续缓慢而不休止地运动,再加上平稳均匀的呼吸。简单的说就是几乎每走一步呼吸一次。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就能做到平均每两~三步就换气一次。
如果我们不习惯的话,也可以强迫自己呼吸,只要大口地吹气就可以了。但要注意,不要太过强求,不然会拉伤肺部和肋间肌的。调匀呼吸是保持体内能源的好方法。

利用肌肉
要使走路变成有节奏的最自然的有氧运动,上下坡时,也要随着这种节奏尽量利用肌肉的运动,尽可能的减少骨骼和关节的负担。尤其是在下坡时,特别是那些长程的下坡路,这是要善于利用双脚,使其可发挥立刻停止的作用。因为与其在长程下坡后骨骼和关节有不良影响的话,倒不如让肌肉承担多一些会比较好。

休息补充
还有在路上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以及适时补充能源。每走上相当一段时间或路程后,要适当地休息片刻。休息时应摄取一些马上能转化成能源的糖类和水份,使身体及时得到补充,以求快些恢复体力。并可松开鞋带,但必须记住未到宿营地前,千万不要脱下鞋子。因在长途行走中,双脚会稍微发胀,中途休息脱鞋,下段路只会叫您苦不堪言。

!!!!如何行走山地?
在山地行进,为避免迷失方向,节省体力,提高行进速度,应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如没有道路,可选择在纵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 小溪边缘,以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地形上行进。一般不要走纵深大的深沟峡谷和草丛繁茂、藤竹交织的地方,力求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行进应遵循大步走的原则,山地也是如此。如果将步幅加大,三步并作两步走, 几十公里下来,就可以少迈许多步,节省许多体力。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 当疲劳时,应用放松的慢行来休息,而不要停下来,站立一分钟,慢行就可以走 出几十米。
山地行走,经常会遇到各种岩石坡和陡壁。因此,攀登岩石是登山的主要技能。在攀登岩石之前,应对岩石进行细致的观察,慎重地识别岩石的质量和风化程度, 然后确定攀登的方向和通过的路线。
攀登岩石最基本的方法是"三点固定"法,要求登山者手和脚能很好地做配合动作。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固定后,再移动其他一点,使身体重心逐渐上升。运用此法时,要防上窜跳和猛进,并避免两点同时移动,而且一定要稳、轻、快,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距离和最稳固的支点,不要跨大步和抓、蹬过远的点。
草坡和碎石坡是山间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地形。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地,除了悬崖峭壁以外,几乎大都是草坡和碎石坡。
攀登30度以下的山坡,可沿直线上升。身体稍向前倾,全脚掌着地,两膝弯曲,两 脚呈外八字形,迈步不要过大过快。当坡度大于30度时,沿直线攀登就比较困难了。 因为两脚腕关节不好伸展,容易疲劳;坡度大,碎石易滚动,容易滑倒。因此一般 均采取"之"字形上升法。即按照"之"字形路线横上斜进。攀登时,腿微曲,上体前倾,内侧脚尖向前,全脚掌着地,外侧脚尖稍向外撇。通过草坡时,注意不要 乱抓树木和攀引草蔓,以免拔断使人摔倒。在碎石坡上行进,要特别注意脚要踏实,抬脚要轻,以免碎石滚动。
在行进中不小心滑会时,应立即面向山坡,张开两臂,伸直两腿(脚尖翘起),使身体重心尽量上移,以减低滑行速度。这样,就可设法在滑行中寻找攀引和支撑物。千万不要面朝外坐,因为那样不但会滑得更快,而且在较陡的斜坡上还容易翻滚。 雨季在山地行进,应尽量避开低洼地,如沟谷、河溪,以防山洪和塌方。如遇雷雨,应立即到附近的低洼地或稠密的灌木丛去,不要躲在高大的树下。大树常常引来落 地雷,使人遭到雷击。避雷雨时,应把金属物品暂时存放到一个容易找的地方,不要带在身上,也可以寻找地势低的地方卧到。
在山地如遇风雪、浓雾、强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行进,躲避在山崖下或山洞里,待气候好转时再走。
山地行进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疲劳时,就应适时休息。不要走到快累垮了才休息,那样不容易恢复体力,再走也提不起劲。正确的方法是大步走一段,再放松 缓步慢行一段,或停下来休息一会,调整呼吸。站着休息时,不要卸掉装具背包, 可以在背包下支撑一根木棍,以减轻身体负重。若天气冷,不要坐在石头上休息, 石头会迅速将身体的热量吸走。


!!!徒步穿越是指,在徒步区域里主要靠徒步行走去完成起点到终点的穿越里程。中间可能要跨越山岭、丛林、沙漠、雪原、溪流、峡谷等地貌的一种户外活动。野外综合技能要求较高,集登山、攀岩、漂流、溯溪、野外生存于一体。穿越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体能,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准,同时还要有乐于助人的团队精神。一次成功的穿越,行前要精心定制份好穿越计划,对要徒步穿越的区域进行了解,包括穿越时间的天气、地貌、难度、风险系数,所需的装备、食物、药品等等。
徒步穿越因富于求知性、探索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穿越者必须掌握相关野外生存知识与技能,去应对千变万化的野外情况。 徒步穿越含山地丛林、沙漠荒原、雪原冰川、峡谷、平原、山岭、长城、古道、草地、环湖、江河等很多分类徒步。 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体能储备是徒步穿越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这些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制定适合自己的一个体能训练计划,在耐力、力量、负重行走等方面渐渐增进,体能耐力训练可以通过游泳、爬山、长跑、骑自行车去获得,力量训练可以每天坚持做俯卧撑、举哑铃、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去获得。
徒步行走的基本原理及要领:
徒步行走不单是腿部运动,而是种全身运动,注意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伐。控制节奏,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脉搏尽量不要超过120次/分钟,背部肩沉背挺,用腹部深呼吸,全脚掌触地,从脚跟到脚尖位移,什么时候都要按自己的行走节奏去走,不要时快时慢,时跑时停,尽量保持匀速。
刚开始徒步可以放缓一点,让身体每个部分都先预热,有个适应的过程,5-10分钟后才加快步伐,行走中从安全角度出发,队员之间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一般为2-3米,这样可以避免有人因各种原因暂停时,如系鞋带、脱衣服、喝水等等,暂停队员与前进队员就不会互相影响,一般情况下,暂停队员靠右边停留,前进队员从左边跨过,与迎面而来的其他队伍相遇时,也是按我右他左,礼貌相让通过,暂停人员与队伍的安全距离一般在白天不能超过十分钟或者200米以内,夜晚必须在5分钟或者20米以内。在行走中,要养成个良好习惯,集中精力行走,不要边走边笑,打闹嬉戏,更不能大声歌唱,这样不但分散其他队员的注意力,同时还会无谓消耗自己的体能。
行走重心在上坡时,应在脚掌前部,身体稍向前倾,下坡时重心放在后脚掌,同时降低重心,身体稍微下垂,无论上坡下坡,对于坡度较大的坡迹,应走“之”字形,尽量避免直线上下,这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走法,上下坡时,手部攀拉的石块、树枝、藤条,一定要用手试拉,看看是否能够受力,才去做其他攀爬上下动作。经常有队员因为拉的是枯萎腐烂树枝、藤条,跌倒受伤,导致意外。
行走中的休息原则也要讲究方法,一般是长短结合,短多长少。一般途中短暂休息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并且不卸掉背包等装备,以站着休息为主,调整呼吸。长时间休息以每60-90分钟一次为好,休息时间为15-20分钟,长时间的休息应卸下背包等所有负重装备,先站着调整呼吸2-3分钟,才能坐下,不要一停下来就坐下休息,这样会加重心脏负担,可以自己或者队员之间互相按摩腿部、腰部、肩部等肌肉,也可以躺下,抬高腿部,让充血的腿部血液尽量回流心脏。谨记:休息是主动的积极的,而不仅仅是躺下休息这么简单。走百公里时我与印第安人、井中月等六人结小队行走,就是采取主动、积极的休息原则,定量按时放松,全部都完成了徒步百公里路程。
徒步行走时,应带足饮用水,每人每天约3升的量,根据天气情况去增减,宁多勿少。如果途中溪流、湖塘、沟河有水补给,一定要先观察水源污染情况,是否有无人畜活动、是否有动物尸体倒于水旁,有无粪便、毛虫污染,是否发黑发臭,根据观察到的情况,采取沉淀、过滤、离析等方法处理后才饮用。一般情况下最好先用少量水珠涂擦嘴唇,等过3-5分钟后,嘴唇不发麻发痒、无臭无味才饮用。野外补充的水,有条件的话最好煮沸五分钟再饮用。喝水要以量少次多为原则,喝水也是主动的,不要等口渴了才被动喝水。每次喝两三小口为好,太口渴了可以宿短喝水的时间,增多几次喝水次数,一次喝水太多,身体吸收不了浪费宝贵的水源不算,反而增加心脏的负担。一般的徒步等户外运动消耗水份的补充方式最好是250cc/15min为好。正常的徒步时间里排尿也应该是4小时/次,可以通过观察排解的尿液颜色,了解自己体内水分脱失症状。尿液呈深黄色,微感口渴,脉搏速度正常为轻微脱水症状,尿液呈暗黄色,口内黏膜干燥,口渴,脉搏速度加快但弱为中度脱水症状,重度脱水症状为无尿液,脸色皮肤苍白,呼吸急促,口渴昏睡,脉搏快而无力很弱。

!!!爬山技巧
上山:上体放松并前倾,两膝自然弯曲,两腿加强后蹬力,用全脚掌或脚掌外侧着地,也可用前脚掌着地,步幅略小,步频稍快,两臂配合两腿动作协调有力地摆动。
下山:上体正直或稍后仰,膝微屈,脚跟先着地,两臂摆动幅度稍小,身体重心平稳下移。不可走得太快或奔跑,以免挫伤关节或拉伤肌肉。
坡度较陡时:上下山可沿“之”字形路来降低坡度。必要时,也可用半蹲、侧身或手扶地下山。

通过滑苔和冰雪山坡时:除用上述方法外,还可使用锹、镐等工具挖掘抗、坎台阶行进,或用手脚抠、蹬、三点支撑、一点移动的方法攀援爬行。
通过丛林,灌木时应注意用手拨挡树枝,防止钩戳身体,对不熟悉的草木,不要随便攀折,以防刺伤,并尽量选择好的路线。
通过乱石山地时;通过乱石浮石地段,脚应着落在石缝或凸出部位,尽可能攀拉,脚踏牢固的树木,以协助爬进。必要时,应试探踩踏石头,以防止石块松动摔倒。

!!!背包徒步旅行
  不管你计划以什么样的方式享受野外生活--;徒步远足、溯溪漂流、骑自行车、滑雪、雪山攀登,都有一些基本的步骤措施来保证你在野外的“家”能供你每晚所需。本章的内容适用于所有的运动。适合背包徒步旅行的特殊事项在标题作了说明,所以如果你进行的是别种方式的野外旅行,那么可以跳过这些细节。虽然后面有章节单独对划浆运动、山地自行车运动以及雪地建营作详细介绍,但大多数读者还是要阅读本章,因为这些内容是最基本而重要的。
  每个背包徒步旅行者都有自己独享的记忆深刻的野外经历。事隔二十多年,我仍然能记起那面对广袤旷野时的激动心情、前方等待着你的冒险和考验以及各种隐约不可知的神秘因素。数千米高的山峰环绕在周围,到处都存在探求发现神秘特殊之处的机会和可能,高耸入云的悬崖绝壁,林中深处的湿地沼泽,咆哮奔腾的河谷溪流,探知的可能性似乎是无穷无尽的。
  要想进行这样一种旅行,背包远足是唯一的方式。附近没有可行车的大路,所走的羊肠小道崎岖坎坷,山地自行车或马匹都无法通行。附近也没有可行船的大河,没有足够多的雪可供滑雪或可行的雪地攀登。只有一步步努力往前走,背上全部装备食品,适当休息以恢复体力,还可能犯上一些错误,拐错几个弯。
  第一次徒步旅行可能缺乏足够的信息和向导,但这也许反而是件好事,因为它让你不得不依靠自己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无法依赖别人。根据从大路、滑雪地带、地图以及偶然的飞机航班上看到的地形状况判断方向、选择道路。会出很多错,但这些教训会铭记在心,远比从书本上或别人的建议劝说中得到的要深刻得多。你很快学会了如何判断方位、看罗盘、从地图轮廓估测小路的困难和危险,在回程的路上会少许多迷惑。
  鉴于这是一本关于如何避免犯错的旅行指南,我这样带着留恋地回想所有这些第一次徒步旅行的情形似乎会很可笑,其实不是。接下来的仅仅是一些建议梗要、清单,从上千件野外事故中挑选出来的典型事件以及通过这些不幸经历所获得的启示和教训,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了。你仍然可以自由地选择你自己的挑战方式,适合自己的风格,寻找自己的旷野天堂,犯自己的错误。
  从我第一次徒步旅行之后过了几十年,我有幸到过许多壮美辽阔的旷野高原、茂密幽深的山林深谷,但我并不能说那些奇异的旅行就一定比我的第一次远足更值得记忆。我仍然会犯错,但已经学会了如何避免犯一些大错,学会了利用先进的装备和设施来更快地解决其他问题。我学会去享受途中艰辛跋涉所带来的对身体的挑战,同时也认识到背包徒步旅行与胜败无关,徒步走过的几里路、登上过的山顶并不是一种战利品。它是一种享受,一种锻炼,更重要的是人与大自然的融合。
  令人惊奇的是,我还发现野地建营是相当容易的。看看这样的方式:居住在德国莱茵省山谷中的居安德特人(neanderthals)用比我们的装备用品差得多的物品搭建他们日常的生活营地。人类自古就是适应野地生存的,只是我们把它忘记了。它所需要和包含的动作姿态与我们每天在城市里生活所需要的一样,只不过带来的是不太一样的结果。尽管现在我们有一个如此庞大的户外用品市场,但背包徒步旅行并不是与装备用品、吸引力或冒险相关的运动,它实际上是简单朴素的。背包旅行建营不是专家的活儿,仅仅应该是一种常识。
  所以虽然从这本书中学习各种知识,但不要犹豫去尝试你自己的方式。选择你自己的路线,走一条你一无所知的路径。别担心犯错,只是要努力去控制和驾驭这些出现的问题,自己去解决它们。一旦你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你将会获得户外活动极大的自信,这种自信感让你随意去进行过去从不敢想的很多惊险活动。
  户外仍然存在大量旷野地带。一些野地旅行爱好者常常抱怨人群总是接踵而来,但实际上荒僻的野地并不少。野外的“人群”只是一种偶然孤立的、可以避免的现象。要找荒僻少人的野地,你只需要挑选地图上那些马路、河流、小径之间的无名地带,或者干脆面向人烟密集的高地旋转180度,问问自己:“外面可能会是什么?”然后开路。
  行前准备
旅行计划
  任何旅行都是从家里开始,而没有人会亳无计划地在一处不错的野外宿营地停下来。不论你到什么地方以及怎样旅行和建营,总要具备六样东西:食物、防护物、衣物、旅行装备、应急物和一个计划。
  因为有那么多你可能停留的野地,所以在开始任何旅行之前问问自己几个基本问题是完全必要的,这几个问题是:为什么、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和谁一起以及什么时间。
  1.为什么去旅行?你打算去荒郊野外旅行,是为了增进与同伴的关系、锻炼身体、找个安静地沉思默想、观察野生物、欣赏风景、拍照片、在森林地带适应生存,还是为了挑战高山?因为这些目的包含着不同的权衡,所以值得考虑清楚你的出发点。不要试图在一次旅行中达到太多目的,过于满当的旅行计划只会让你失望。
  户外伙伴之间最常见的矛盾也许就是旅行目的的分歧以及个人风格和方式的不同。如果你的游伴中既有一群倾向于组织严密、目标明确的野营方式的,又有一群不愿受太多约束和限制随性所至的,那么你就可以经常作不同的旅行了。
  出发之前,关键是在旅行目标、个人希望以及野营方式等方面进行交流和沟通。如果未加讨论,那么一点小小的意见分歧都可能引发不快,最重要的是互相要宽容让步。
  2.你能在什么地方找到你所追求的经历?通过查找导游书籍、旅游杂志、地图以及询问朋友和地理专业人士,你通常都可以得到一张有价值的旅行地清单。问题是选择而不是寻找一个可以去的地方。记住你并不需要一个最大的或最远的野地来渡过一段愉快的野外时光。野地经历事实上就像地质考察一样充满想象和好奇。
  3.你想作什么样的旅行?举个例子,一次5天的环线旅行,周末同线往返游、艰苦的穿越考察还是以大本营为基地每天出外探险。选择一种不是那么折磨人以至于你不能享受美景的旅行方式,这样你可以从容到达营地,而不是花上你所有的时间来恢复体力。
  4.和谁一起去?首先,找几个你乐于同往而且与你有相同空闲时间的朋友或同事。但即便你们是朋友,也要清楚不同的能力和期望可能带来摩擦和矛盾,尤其当旅途艰难的时候。野外生存和旅行的压力是对一个群体妥协让步、协商沟通以及容忍个人怪癖等能力的真正考验。没有一个保证团体和谐的可靠公式,不过在出发前有几件事要考虑周全,这样就在确保旅行成功愉快之路上走出了一大步。
  在你和可能同游的伙伴接触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沟通。不论是一个下午的远足,还是持续一个月之久的探险考察,在你们踏上路途之时,每个人都应该有完全一致的目标和时间表。如果你想召集几个同伴实现你计划多年的旅行梦想,记住他们也许不会分享你的热情。如果你正在构想一次传奇般的伟大旅行,记得为此选择一支恰当的队伍,或者为这支队伍选择另一次恰当的旅行。二者不相称的话,麻烦就来了。
  因为单独一个人的背包徒步旅行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不宜于向新手或那些野地经验不足无法保持警惕的人推荐。但是对于那些准备充分旅行谨慎的人来说,单独旅行是一种深刻的体验,由于没有旅伴,因而能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和谐,融入其中。把你的旅行计划以及回程时间告诉一个可信赖的朋友,一旦在野外遭遇意外或受伤,你的朋友能与当地机构取得联系以便及时救援。
  5.什么时间出去?大多数人受固定假期的限制,所以背包旅行的最佳时间通常只能是你能够出去的任何时间,多数时候意味着是我们能丢开工作外出的任何时间。外出旅行前一定要留心最新的天气状况,这样就不会被已经预报了一周的“突如袭来”的暴风雨袭击。你也可以把这个问题转化成:“什么时间不出去?”一旦你已经划定几个旅行地范围,向相关地域管理机构咨询一下,看是否可能在不适宜的时间到达目的地。你的旅行时间还会影响一些重要的细节比如带水的多少,在荒漠的夏季,你就得带上充足的淡水。每人每天大约需要3到7公升水,水常常关系到你的旅行计划的成败。
食物
  在一整天的运动以及呼吸新鲜空气后,人的胃口往往大开,吃成为宿营的一种真正乐趣--;在野外,食物就是燃料和推动力,补充你耗尽的卡路里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如果你的食谱不但营养丰富,而且重量轻、简单易备,那么运动的能量和精力、个人的乐趣将大大增强。
  尽管有半生不熟的面条或是烧焦的正菜,宿营食物很少吃起来不美味可口的。不过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估计适当的数量以及为长时间旅行安排食谱能考验大多数有经验的冒险者的耐力和自信心。健康营养的饮食和一份种类多样的食谱是野外从坚定的信念到安全的决策等一切的支柱。相反,单调无味、不恰当、不丰富的食谱只能导致运动能量不足,旅途中口角不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食物往往是在旅行准备工作中常常被忽略的一个方面。
  食物是一种重要的后勤补给,关键的一点是:你必须有充足的食物,但食物也非常重,你会很容易过高估计你的卡路里需求。预先警告你:不管你怎样努力,食物供给似乎总是不合适。要么太多,要么太少,数量不对。大冷天精疲力竭爬上山头却没有东西吃只能挨饿,风和日丽的下午下山却一路打着饱嗝。去年秋天狼吞虎咽并不能保证今年夏天食物充足,精力充沛。

  永远无法使食物量恰好合适,但可以设法让它接近需求量。一般来讲,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男子每天大概需要1公斤脱水食物,一个体重55公斤的成年女子每天大概需要0.9公斤脱水食物。如果你带的是肉类、乳酪或任何罐头食品,适当增加每天的食物预算,因为这些东西比脱水食物重得多。如果你选择的是冷冻干燥的食物则适当减少食物量。如果你在各种各样的旅行中坚持记录每天日常的食物供给,它将对你今后旅行前的食谱准备工作大有裨益。
  宿营食品“六不要”
  ·采购食品时试图省钱
  ·从角落里的速食市场中选择食物供给
  ·少吃以达到节食减肥目的
  ·通过只带健康食品想以此改善同伴的饮食习惯
  ·上路时忘记带
  ·用来喂动物或者浪费饮用水
  通常,旅行食谱包括速熟的热的谷物类、用箔包裹成袋以保质的食物以及适合作为飞行食品的份食。其实没有必要遵从这种既平淡无味又不健康的给养准则。
  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将食物脱水,找到饮食中所需肉类的替代物,在营地花些时间来烹饪的话,你可能吃得和在家里一样多。投资一台食物脱水干燥机可以降低多年野外旅行的烹饪成本,极大地减少旅行花费,从而收回投资。水果、蔬菜、零食、调味品甚至整个主菜都能被脱水干燥,然后贮藏起来以备旅途食用。
  即使没有脱水干燥机,你也可以从普通的(相对来讲并不昂贵的)商店里随便买得到的食品中准备出像样的营养丰富的野外食物来。想想你平时在家爱吃的东西,选择其中适合野外旅行的部分,要考虑这样一些限制因素--;旅行时间的长短、补给的需要、烹饪时间的缩短、饮用水的供应等等。
  为什么不做像在家里吃的一样的面条、干辣椒、炖肉或者玉米煎饼?脱水的面条调料、炒豆、沙拉以及在家里吃的其他东西,在野外加上热水就能做出像在家里吃的一样的食物来。少量的新鲜调味品使营地食物味道更好。商店里买的预先包装起来的米饭和面条也能做出美味可口的吃食来。汤包和调味包是丰富食谱的附加品,重量很轻。
如果你吃的就是预先包装好的食品,你仍然可以加上一些精心选择的新鲜蔬菜以使其味道更好,营养更丰富,像洋葱、大蒜、胡萝卜和卷心菜一类。带上一套齐全的调味品,固体的调料包括盐、蒜末、胡椒粉、孜然、咖喱粉、薄荷以及桂皮等等。一些轻巧的调味品(如芥末、酱油、辣酱油等)增加口味而又不占地方,把它们装在带旋盖的防漏的塑料瓶里。
  导致对食物毫无兴趣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让自己忍受单调乏味的饮食。应尽量以不同种类的主食(面食、米饭、豆类、谷类)为基础建立一种轮流交替的饮食结构,准备各种各样路上吃的零食,买几种乳酪(干酪保存得长一些),包括热、冷两种谷类,不时品尝一块甜点,当士气需要鼓舞时增加食物犒劳。
  在出门之前,尽量把可能的垃圾留下来,重新包装玻璃制品或纸盒里的东西(用封口塑料袋或打个结以代替使用绳子,这样可以消除那些乱丢在营地周围,似乎无处不在的细绳带)。计划好你的菜单以避免剩余物,或者以后再使用,最大程度地减少野外垃圾。
  附:烹饪装备
  你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宿营烹饪中的重要因素。多数背包徒步旅行者以一种斯巴达式吃苦耐劳的态度选择宿营菜单。要么不带炉子、水果、早餐燕麦片和块状食品而轻身上路,这在炎热的夏季是可行的,因为在夏天长途远足后最不愿吃的就是热腾腾的饭菜。要么,如果你认为这些方式是不必要的自我折磨,你可以安排一个美食家的营地厨房,把饮食烹饪视为背包徒步旅行经历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大多数饥肠辘辘的旅行者来说,简简单单的调制准备好的一罐早餐和正餐已经很合适了,只要份量足够多。
  最简单的,你的营地厨房可能只是一两个野外用的轻便燃料罐(内装有丁烃或丙烷),一个可旋在罐上的炉头,一口小锅,以及一把勺。实际上用这样袖珍的“厨房”设备,你可以慢慢煮熟大概1公斤的食物。一块挡风玻璃、已经变黑了的锅具以及热量疏导器能进一步提高任何炉具的效率,将它们结合起来使用会使你的烹调时间缩短一半。讲究饮食的人会很高兴听到双炉头的旅行用炉灶即将面世的消息,并且你可以任意选择你想要的各种各样的野外炉具、双层锅以及咖啡煮器。不过这样的话,你大概最好是作简单的旅行。
  防护物
  防护物是野外必需品中食物以下居第二位的。大多数人一提到野地防护物,就会想到帐篷。重要的是挑选一顶适合旅行地天气以及同游人数多少的帐篷,比如,雨天四人旅行可能需要一顶大的圆顶帐篷以及几张防水布用以做饭和储物,而一个人在沙漠中旅行则可能需要一顶严密轻巧的防蚊帐篷或一张小的雨布。旅行时间越长,路线越偏远,越可能在防护物上弄错,因为可能会遭到突如其来持续很久的暴风雨袭击,而离开小路又不是一种选择。
  如果你的睡袋比你要去的地方所需要的睡袋更暖和是最好不过的,这样你可能通风透气,总比为了取暖紧裹在睡袋里瑟瑟发抖要好得多。稳妥无忧、受保护、干爽的感觉对于夜间休息恢复体力是很重要的,它让你睡得更沉,防止在寒冷的天气里受凉生病。选择合适暖和的睡袋还让你行动更加自由,因为你可以脱掉厚重衣物,只需穿薄的、舒适的、很容易干的睡衣即可。
  衣物
  温度、天气以及人体自身散发的热量在一天24小时内变化很大,所以要适应各种情况的户外衣物的选择也就变得很有意义和重要了。户外服装需要是多功能的,以使你在白天的远足运动中通风透气,汗水浸湿后很快干燥,早晚气温低时保暖以及在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时挡风遮雨。由于探险旅行者们不可能带上一衣柜的衣服,因此适应各种必需功能的唯一办法是同时穿上几层功能不同的服装:几乎没有热天穿的,所有都是当你需要各种保护时穿的。大多数现代户外服装都是按这些层次结构设计和制造出来的。
最贴近皮肤的底层内衣利用体温将身体的水分带走,能在运动后迅速干燥。这些薄的贴身内衣外穿上稍厚一些的隔层衣服。厚运动衫和背心可以在你和周围环境之间形成不流动的空气层,通常有几种不同的组合穿法。在这些衣物上面,应穿上防护类衣物,挡风防水,保护你以及里面的隔层衣服。总的来讲,最重要的两层就是贴身内衣以及防护衣,因为它们不得不处理出汗的体肤以及恶劣的气候带来的问题。
  户外服装通常由合成织品制成,这种材料几乎不吸水,像聚丙烯、聚酯纤维(涤纶)或者经特殊处理的尼龙。这些“憎水性织品”有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品牌,正是用作底层内衣的一般材料,因为它们干得很快,能将体肤的水分吸走。在潮湿多雨的天气中,合成织物是明智的选择。棉,这种休闲服装最常用的纤维,一旦浸湿就变得相当冷,并且干得很慢。在寒冷而潮湿的气候中,棉质衣物蒸发的凉意会降低人的体温,当体温降低到一定程度则可能带来危险。因此,棉质衣物应避免在野外使用,但炎热的沙漠地带除外,在那种地方棉布是可用的。慎用羊毛织物,它虽然暖和,但重量却不轻,而且干得很慢。羊毛可能是好袜子的最普通的材料,但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舒适,背包徒步旅行者需要衣物迅速干燥,仅带有身体热度,看起来只有高科技合成的织品材料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尤其是在潮湿条件下。
  寒冷气候中应该带上比你认为需要的衣服多的衣服,因为我们多数人平常不习惯于一天24小时呆在户外。在野外行路途中,偏远的营地之间,你可能根本无法找到一间暖和的屋子--;像你在滑雪场山头或一天的短途旅行之后所找到的那种--;所以为了在各种气候环境中保持舒适温暖,你需要多一些的衣服。比较理想的是即使在你不能点燃营地篝火或者你的帐篷漏水的情况下你仍然有足够的衣物来保证身体暖和。不论你是花一个下午来远足或者长达一个月在野外流浪,你都需要足够的衣物,潮湿、疲惫、饥饿的经历不可避免,但至少拥有一段舒适暖和的旅途时光。
  一旦你已经用上了不同层次功能的衣物,明白了在给定条件下如何搭配各层服装以达到穿着舒适,那么即使在充满危险的恶劣天气下你也能非常安全。现代科技手段制造出来的户外服装会发挥良好的作用。仅仅加上一顶防风雨帐篷,你就能在大多数环境中保持温暖干燥。最主要的是在寒冷天气中带上足够衣物,一件特殊的夹克衫或一副连指手套能带来更多的舒适,重量却很轻。
  底层内衣:如果有一层衣服你无论如何不能节省的话,那就是贴近皮肤的内衣。在热的天气一个背包徒步旅行者出汗很多,你的底层内衣必须能够把凉凉的汗水从身体上带走,并且迅速干燥而不至于晚上在营地瑟瑟发抖。所以,大多数适合户外运动者的底层内衣都由经特殊处理的聚酯纤维(涤纶)制成。这种纤维不吸收水分,并且织物也设计成容易带走皮肤水分的编织式样。尽管底层内衣一般都比隔层衣物或防护衣便宜得多,但却非常实用,从夏天的慢跑到冬天的露营。长袖翻领拉链衫适合于各种天气和用途。
隔层衣物:底层和外面防护层中间的隔层衣物对你的穿着舒适并不关键,但它们仍很重要,尤其在恶劣的气候或季节中。聚酯纤维制成的羊毛状织物是野外旅行者最欢迎的隔离层,因为它经久耐用,能有效地造成不流动的空气层,叠放方便并且干得快。羊毛衣也能有效隔离,但要重得多,而且干得慢,易于磨损。寒冷的天气在营地周围活动,一件羽绒或合成材料填充的风雪大衣或马甲虽然携带起来重一些,但却相当有用,也值了。不过对于夏季旅行则显得多余。在潮湿天气下,羽绒必须保持干燥。
  防护层:最外层的防护衣一般是用织得很紧的尼龙做的。这种防水又透气的外套用途全面,因为它能很好地对付中等适度的雨水,又能充分透气而不至于在徒步运动后洗一个“汗水澡”。防水透气的风雨衣能通过多孔渗透的织物材料散发汗水和湿气,所以穿上它你能在一次暴风雨或大汗淋漓的运动过后还保持里面的衣物干燥。这种防护衣主要的缺点在于昂贵的价格,而且不能像带涂层的完全防水的衣物一样抵制持续的暴雨。
  所有的防护外套,不管材料和时令季节,都应该易于排出水汽,蒸发汗液,并且有附带的风帽来保护头部,避免热量流失的可能性。你还应该能不脱鞋很方便地穿上或脱下防护裤,在爬山的时候,防护裤也不能限制膝盖的弯曲提落。

  头部及四肢防护:要装备齐全,你还需要一顶太阳帽、冬帽、手套以及质量好的袜子。帽子、手套尤其是袜子一般选用羊毛制品,不过实际上聚酯羊毛状的织物能更好地提供防护。但聚酯纤维的袜子伸缩性不如羊毛袜,需要谨慎挑选最合脚的。重要的是这种袜子一夜即干,即使全部浸透了,一双羊毛袜则可能需要双倍的时间。

  附:鞋类
 背包徒步旅行无非就是负重和走路,这两者无疑都要靠脚。因此,鞋可以成就或破坏你的旅行。负重轻、路途短而且易行的时候可以穿跑步的鞋子,但负重10公斤以上、在崎岖不平的地带徒步时则要求穿更能保持脚、更起支持作用的鞋。背的包越重、旅途道路越难走,你越需要硬挺和具支持力的鞋。
  有关鞋的选择、适脚以及保养的知识本身就可以构成一整本书,所以在这里我们将择其要点略述之。首先,适脚无疑是挑选鞋时最重要的因素。每个公司的鞋以及特殊的鞋样都被一定的鞋楦(木制的鞋模)限定住了。如果生产厂家的鞋楦形状不符合你的脚型,那么世界上做得再好的鞋对你来说也只是一件昂贵奢侈的、持久折磨你的工具。
  要花大量时间来挑选并试穿不同鞋子,不要凭一时冲动草率地购买。只有当你已经到过几家鞋店,试穿过半打以上的鞋子后,你才能比较哪一双穿在脚上是最舒适的。试的时候穿上你计划在野外穿的袜子,因为不同的袜子会影响鞋子的适脚感。穿上鞋后应该有足够的空间让脚趾活动,并容纳下劳累一天后有些肿胀的脚。但是也不要太大,以免下山时或正在不平衡的斜坡上平衡时脚从鞋子里脱出来。如果你费了很大的劲都难以找到舒适的鞋,可以考虑一下购买分开的鞋帮或鞋底,因为它们经常可以提供你最需要的更好的轮廓。
  一旦买了鞋子,为了延长使用寿命、保持柔软轻快、具支持力的适脚度,需要保养鞋子。用商业上的线缝封口机保护暴露在外的针缝,用上蜡或硅酮的处理方法保持皮质鞋的防水性。防水的保护和处理将使你的脚保持干燥,并防止皮革收缩或变硬而不再舒适。
  关于袜子材料的选择,即使有了新的合成聚酯纤维材料,羊毛袜仍然因为其良好的弹性和全面的舒适感而长期被人们使用。但是羊毛袜不容易过夜即干,这是一个严重的缺陷,因为袜子总是由于脚汗的缘故带有湿气,频繁的洗袜子有助于避免起水疱。对这一窘境的最佳答案是选择新式的合成材料制成的袜子,这种袜子不如羊毛袜伸展性好,因此必须更小心地选择适脚度好的袜子,不过它们穿起来很舒适,而且能很好地保护脚不被摩擦受伤。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袜子经过一夜就能变得像易燃的干柴一样干燥,只要把它们随手扔到睡袋的脚头。或者把它们挂在帐篷顶上(避免吸收身体热量),第二天会有一点潮湿,但穿上后会很快干燥,脚时刻能感到暖和。
营地鞋不仅有助于让脚在一天的运动后从硬梆梆的皮靴里解放出来并得到放松和恢复,而且重量轻巧,鞋底柔软的营地鞋也有助于保护露营地,因为它们很少将表土层踢起来。营地鞋应该是能迅速干燥的,这样在清晨沾满露珠的地上走湿或者用于过河以及陷入泥沼后,它们能很快又变得舒适暖和。在暖和的天气,运动便鞋就可以了,尽管跑鞋似乎更适于多数环境。在冬季,柔软的长统靴是恰到好处的。这种靴子高至膝盖,当配上厚袜子或轻便布鞋时,可以想象那简直太奢侈了,因为它们是那么柔软。高至膝盖的鞋让你轻松地在深雪覆盖的营地踩出一个个雪坑,在帐篷周围开出通道来。
  地图和全球定位系统
  如果在旅行中你总得担心迷失方向,那么这样的旅行不会有意思,所以要带上你所到地区的最新地图以及罗盘,并且学会使用它们。如果你需要一些指导,参加当地户外运动机构组织的学习班或者阅读相关书籍。一旦你已经有了一些经验,越野识途就变得相当容易,旅行中几乎不发生什么混乱你就能练习使用地图和罗盘的技能。把你的罗盘和地图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旅途中可随时求救。
  在不熟悉的地区一定要确保一开始就走对了路,并且保持正确可靠的方向,谨慎地选择路线。尤其在道路不明确不发达的偏远地区,人们从旅途的一开始便迷失方向是非常普遍的,而且一旦迷失直到他们采取的线路完全不能再走才恍然大悟。
  全球定位系统随着其重量和价格的下降,在野外运动导向中变得越来越流行。在一些像北极苔原和茂密的丛林这样的生态系统特色不鲜明的地区,这些卫星定位装置能告诉你所在的确切位置,甚至离你预先选定的目标还有多远,但它们不能告诉你此时所面对的方向--;只有罗盘能做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用来定位的,而罗盘则是用来指向的。实际上,许多全球定位系统的部件能给出当前旅行的方向,但远足旅行者的步速往往低于这种功能的速度起点--;因此,全球定位系统部件应该被视为地图和罗盘的添加助手,而不是它们的替代物。并且,全球定位系统装置需要相当高的电池耗量,所以得多带一些备用电池。当全球定位系统和罗盘一起配合使用时,将两者分开至少相距一英尺以上。要记住当罗盘指针靠近全球定位系统的天线时,磁性指针会发生偏向。注意精确认读罗盘。
  十种必备品
  有很多重要物品是临行前不能被忽略的,像太阳镜、手电筒、小刀和急救用品箱。如果旅行中忘记带什么东西,它很有可能是十件必需品清单上的一些重要器具。对于某些个别物品可能处于你记忆上的盲区,让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忘记它。为背包徒步旅行准备的物品清单能帮助你避免任何记忆带来的令人沮丧的差错。

 1.额外的衣物。不要只图背包重量轻背起来舒服,带上一整套替换的衣物,并保持干燥以备急用。
 2.额外的食物。带上比你认为可能需要的更多的吃食,多出来的量至少够一整天食用。
 3.太阳镜。这对于避免眼疲劳、头痛、强光下的眼部受损都是非常重要的。
 4.小刀。一柄简单的口袋小刀是一件多用途的重要工具。
 5.点火材料。在极度潮湿或寒冷的天气下,你需要点一堆火来保持正常的体温,而不至冻伤。
 6.置于密闭防水容器中的火柴。要想在非常湿冷的环境中使用野外用的火炉,一定要确保火柴的干燥。要么就带上一个丁烃气体打火机,这种打火机易干,可多次点火,并且在零度以下的气湿条件下易于暖热起来。
 7.急救用品箱。为你将要做的旅行准备一个大小相称的急救用品箱,包括为大多数类型的户外运动准备的太阳防护品。
 8.手电筒以及一套备用电池。
 9.地图。一张最新的地形地图是很重要的。
 10.罗盘或指南针。知道如何使用它。

非必备品
  有一些东西是你平日迷恋但在旅行中并不真正需要的奢侈品,要考虑一下是否值得负额外的重量背上它们,像营地拖鞋、望远镜、提灯、躺椅、雨伞、星空图以及你快要读完的书。记住一条野地旅行的法则:“如果东西太沉,考虑不要带上它”。

  营地舒适用品
  ·营地拖鞋或轻便布鞋
  ·营地椅
  ·提灯(也被用作野外帐篷内的取暖器)
  ·太阳能淋浴装置
  ·枕头
  ·营地毛巾(t恤衫也可以充当)
  附:组织装包
  一旦你已经有了一个工作计划,就到该把食品、防护物、衣物、旅行装备以及大小适合于你的旅行的急救用品箱等装包的时候了。背包徒步旅行关键的一点是背包必须适合你的背,反过来这意味着有大量东西你不能带。因此,你所想到的每件物品都得估计其重量、大小、用途以及耐用性。

  重量轻总是很重要的,因为你背上的每一公斤都会成倍增加徒步行走时脚上所必须付出的辛苦。小的尺寸以及紧凑轻巧也是很关键的,因为所有东西都得被装进你的背包(容量一般为40�70升)。任何带上的东西都应该是有用的,而且最好是多功能的,这样它所增加的负荷才是合理的。那些在一次长途旅行中也许仅仅被用上一到两次的特殊物品最好留在家里。耐用性也是重要的,因为你所依赖的很多物品必须经得住经常性的使用。另外,从长远来看耐用的物品也更经济实惠,因为你所花出去的每一块钱能转化为更长的使用寿命,产生更少的废品垃圾。不过耐用也意味着更重,也许轻柔的使用让你旅行更轻松一些。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旅行者不爱惜使用他们的装备用品。户外装备有一个确定的使用寿命,应该多加保养。旅途中小心对待你的装备,将会使其时间耗费尽可能少。使用它,但不要故意地滥用它。轻一些拉拉链。轻轻地放下背包而不是扔在地上。不要把帐篷杆塞进一个已装满东西的袋子,以免将尼龙顶盖撕裂。装包时也不要把诸如炉子和头灯之类的物品硬塞进满当当的背包。好好对待你的东西,多数会回报你的。
  有一个有趣的对比练习:仅仅装上必需品--;你“必须”带上的东西,在家里的秤上秤秤重量。然而装上你“计划”带上的东西再秤,比较一下两个重量。不过记住,食品、防护物以及衣物是无论如何省不掉的。

  背包徒步旅行的装备清单
 清单中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必需的,有一些属于营地舒适用品,是你可能想带的东西。
食物、水以及烹饪装备
  ·水壶(水瓶)
  ·水的过滤器或纯净器
  ·炉子以及修理工具
  ·燃料
  ·带塞子的壶(罐、锅)
  ·杯子
  ·匙或刀、叉
  ·碗(饭盒)
  ·调味品
  ·吃食
  ·营地水袋

防护物
  ·帐篷
  ·防水帆布
  ·雨伞
  ·睡袋
  ·睡垫

衣物
  ·袜子以及备用物
  ·长袖内衣
  ·衬裤以及其他惯用内衣物
  ·运动短裤
  ·长裤
  ·防水长裤
  ·t恤衫
  ·厚运动衫
  ·马甲(背心)
  ·防水夹克
  ·太阳帽
  ·冬帽
  ·手套
  ·营地鞋

旅行装备
  ·背包
  ·旅行鞋
  ·徒步撑杖
  ·全球定位系统
  ·一份计划

十种必备品
  ·额外的衣物
  ·额外的食物
  ·太阳镜
  ·小刀
  ·点火材料
  ·置于密闭防水容器中的火柴(或打火机)
  ·急救用品箱
  ·手电筒
  ·地图
  ·罗盘(或指南针)

非必备品(可选择的物品)
  ·化妆品
  ·太阳防护品
  ·修理物品(备用扣子、针线、尼龙绳、电线、导管、帐篷杆套、备用物等等)
  ·提灯
  ·营地椅
  ·星空图
  ·双目望远镜
  ·照相机
  ·书籍
  ·营地游戏
  ·毛巾
  ·太阳能淋浴装置
  ·尼龙绳

!!!!野外如何寻找方向和路径!
当我们在山野里步行,想要到达目的地时,通常都有最简便的正确路径存在,同时也有迷路时能够安全脱逃的路径存在。
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找出这些安全又便捷的路径才是上策。
想要培养寻找正确路径的方法不外是靠经验。如果在较明显的山路步行。可以循着明显的足迹或路标而到达目的地。可是,像此种常规的路径一旦被浓雾笼罩,或到了夜晚,就容易迷路。这时候,凭着经验所培养的寻路技巧就能派上用场。
寻找正常路程的技巧必须通过平时的野外活动去积累。例如:平时就养成随时参考地图和指南针的习惯,同时积极地观察周围的地形以及身边的植物来判断正确的位置。利用周遭环境探测方位
如果你独自一人在森林中,手上有地图,却忘了带指南针,有人能看出方位吗?
小学时代老师即教过太阳的东升西落的常识,从太阳的位置,可大致知道方向。但若太阳被云团遮住或下雨之时,该怎样判断呢?
若在阴天迷了路,可以靠树木或石头上的苔藓的生长状态来获知方位。在北半球以树木而言,树叶生长茂盛的一方即是南方。若切开树木,年轮幅度较宽的一方湿长着苔藓的一方即是北方。
太阳 从东方出,西方落,这是最基本的辨识方向的方法,还可用木棒成影法来测量,在太阳足以成影的时候,在平地上竖一根直棍(1米以上),在木棍影子的顶端放一块石头(或作其他标记),木棍的影子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30——60分钟后,再次在木棍的影子顶端放另一块石头。然后在两个石头之间划一条直线,在这条线的中间划一条与之垂直相交的直线。然后左脚踩在第一标记点上,右脚踩在第二标记点上。这时站立者的正面即是正北方,背面为正南方,右手是东方,左手为西面。
利用星宿 在北半球通常以北极星为目标。夜晚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的关键在于在茫茫星海中,准确地找到北极星。认识北极星的方法有许多种,这里介绍简单且有效的一种:
首先找寻杓状的北斗七星(a),以杓柄上的两颗星的间隔延长五倍,就能在此直线上找到北极星(d)。一般特别地称呼此两颗构柄上的星为要点星球。如看不到北斗七星时,就找寻相反方向的仙后星座(b),仙后星座由五颗星形成,它们看起来像英文字母的m或w倾向一方的形状。从仙后星座中的一颗星画直线,就在几乎和北斗七星到北极星的同样距离处就可找到北极星。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
以手表看方位 想获知方位手上却没有指南针。遇此情况,只要有太阳就可使用手表探知方位。 将火柴棒竖立在地面,接着把手表水平地放在地面,将火柴棒的影子和短针重叠起来,表面十二点的方向和短针所指刻度的中间是南方,相反的一边是北方。若身上没有火柴,也可改用小树枝,尽量使用影子更准确。
若从事挑战性的生存活动,记住戴上手表,这时普通表比数字表就更有价值。因普通表上的时针分针,在必要时会成为求生存的重要工具。
使用指南针的方法 使用指南针,可使地图和实际地形的方位一致,探知现在你所在的地点和寻找的目的地的方位。指南针务必水平地拿着,而且要远离以下列举的各种物品,才可避免磁针发生错乱:指南针应离铁丝网10米,高压线55米,汽车和飞机20米,以及含有磁铁如磁性容器等10米。

利用指南针探知现在所在位置的步骤:
①使实际地形和地图方向一致。
②在地图上找出二个可看出的目标物。
③将指南针的进行线(或长边)朝向其中的一个目标物
④找到圆圈配合箭号和指针(北)相吻合。
⑤不改变圆圈的方向将其放在地图的北方位置。
⑥指南针的长边之尖端吻合地图上的目标物。
⑦当圆圈的箭号和磁北线延线画一条直线。
⑧针对另一目标依照同样的方法进行。两条线的交错处即是现在所在位置。

用指南针探知前进的方向
①使连结现在位置和目的地的直线吻合指南针的进行线(长边)。
②圆圈的箭号和磁北线平行(箭号在地图的上边部分)。
③将指南针从地图上拿开,拿在身体前面。
④扭转身体直到箭头和指针重叠。
⑤再重叠进行线的方向此即等于地图的目标方向。

!!!野外步行方法
别小看了野外步行的科学方法,如果掌握要领,也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学习下面的几种技巧:
  长时间步行避免疲劳的要领是:把步幅放小,以同节奏速度来走路。容易疲劳的原因大多是在平地跨大步,加快速度来走路。这破坏了有规律的节奏性。如果是长时间走路,不要慌忙。眼睛看前方,不要看鞋子,手轻握,脚踏出后,膝部伸直。
  将手插在口袋里,另一只手拿行李,遇到意外时很容易跌倒受伤。如手冷可以带手套。
  走上坡路,步幅放小。
  走上坡路,如果迈开大步走路,身体会左右摇晃,失去平衡。所以走上坡路,步幅要改小,一步步扎实的走。如果上坡路斜面很陡,最好向左向右交替走上去。
  特别注意下坡路
  下坡路一般觉得很轻松,但如果破坏原来走路的节奏性,很容易跌倒受伤。尤其是千万不可又跑又跳,自己容易受伤,也会把石头踢到别人。老练的人,下坡路总是慢走,并把鞋带紧得很紧,以免脚尖撞到鞋顶,弄伤指尖。
  走下坡路时,整个脚底要贴在地面。如果斜坡太陡,可以学螃蟹一样横着走,前脚伸出站稳后,后脚再跟上,这样最不容易摔倒。
  团体行走时
  团体行走时,每个人走路都不一样,有人快,有人慢。预防发生意外事故,团队速度不宜太快,不妨一面欣赏周团的风光,一面悠闲的走。领道人要注意前后队伍速度。
  让速度最慢的人走第二,这样就算是初级领道人也可以很容易的控制队伍的速度。(绝对不要让最慢的人走最后,事故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
  如何选择鞋子
  各位看看家中不同的鞋子,例如父亲的皮鞋、哥哥的跑鞋、姐姐的网球鞋,及平常所穿的连动鞋,鞋底都不一样。有的鞋底有高低起伏,适合校园野外运动,不易滑倒;有的鞋底又平又亮,那是因为经常在地板走路。鞋子因为使用的目的不同,形状及材料也有不同。
  到野外不要穿新鞋子
  到野外,常需要长时间走路,避兔疲劳受伤,最好不穿新鞋子。尤其是走石头路、山坡路、特别不易。
  到野外爬山郊游,一天来回的行程,穿普通的鞋子即可。如果是爬1000公尺以上的山,就要穿更结实的鞋子,有很厚的鞋底,又能支持脚踝,不会使水侵入鞋内。通称为登山鞋。
  购买登山鞋注意事项
  购买登山鞋时,首先穿好一双薄袜子和厚袜子,再穿鞋子。看看脚趾能不能在鞋内自由活动。如果脚尖碰到鞋尖,就不适合。再者穿鞋子走走看,如果脚跟和鞋跟很容易滑动,就容易擦伤,这样的鞋子也不适合。


关键字: 全球定位 北极星 指南针 目的地
在线评论

  验证码: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线路
相关游记
    联系我们
    • 新疆中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0991-267100018999981856
    • 0991-231032518999832796
    • 18099695348
    • E-mail:tour@xjlxw.com
    • 地址: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伊宁路89号新丰大厦A座7楼
    旅游租车指南所有车型
    丰田4500

    丰田4500

    淡季:¥1200-1500

    平季:¥1500-1800

    旺季:¥1800-2400

    奔驰商务车

    奔驰商务车

    淡季:¥1000-1300

    平季:¥1300-1600

    旺季:¥1600-1900

    7座别克商务

    7座别克商务

    淡季:¥1300-1500

    平季:¥1500-1700

    旺季:¥1700-1900

    景点介绍所有景点
    新疆阿勒泰五彩滩

    新疆阿勒泰五彩滩

    价格:¥50元/人

    地区:阿勒泰地区

    新疆伊犁那拉提草原

    新疆伊犁那拉提草原

    价格:¥95元/人

    地区:伊犁州

    新疆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

    新疆喀什艾提尕尔清

    价格:¥20元/人

    地区:喀什地区

    出疆旅游电话: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新疆散客旅游电话: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新公网安备 65010302000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