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东线之哈密景点
1、哈密王陵
哈密王陵是中国清代新疆哈密历代回王及其家族的陵园,俗称"回王坟"、"王爷坟",位于哈密市西南郊之回城。占地面积约1.3公顷,四周有围墙。建筑群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膸大拱拜(即回王坟),埋葬着七世回王伯锡尔及其大小福晋,八世回王默哈莫德及其王妃、王族40人。该墓为新疆著名的建筑,下方上圆,通高17.8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雄伟壮观素雅庄重。第二部分是南边的五座亭式木结构小拱拜,东西排列,为历代回王陵墓,现完整保存的只有两座。第三部分为艾提卡大礼拜寺,该寺东西长60米,南北宽36米,占地2280平方米,可容纳5000人做礼拜。大寺顶棚内由108根雕花木柱承重,四壁饰花卉图案及阿拉伯文古兰经,是哈密地区最大清真寺。
维吾尔族称之为“阿勒同勒克”(意为黄金之地)。1709年第一代哈密王—扎萨克额贝都拉死后便葬于此。从此这里便成为清代哈密历代回王的墓葬建筑群。现在的回王陵建筑群由大拱背、小拱背和大礼拜寺 (艾提卡寺)等三部分组成。大礼拜寺殿高大宽阔,可容纳5000人同时礼拜,史料记载,该寺修建于一世回王额贝都拉时期(即康熙年间)。四世回王玉素甫时(1740年-1760年间)和六世回王额尔德锡时(1740年-1813年间)曾两次扩建。同治六年(1867年)七世回王白锡尔死后,清廷追封他为硕亲王,并拨专款修建大拱背(即回王坟)。
门票:40元,学生票半价,现役军人和70岁以上老人免票。
开放时间:9:00-19:00
交通:位于回城乡政府西南1公里处,在市内坐10路公交车可到,或者打车10元左右。
旅人提示:王陵就在南郊客运站旁,如果你是从鄯善县坐汽车过来,下车站就在南郊客运站。
2、哈密回王府
哈密维吾尔族首领额贝都拉摆脱准噶尔部归附清朝后,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秋进京,第二年返回时,从京城请来了汉族工匠设计修建王府和回城,费时七年方峻工。重建后的王府规模宏大,建筑构造既体现了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又融合了汉族建筑艺术的特点。
王府土墙高台,琉璃瓦顶,飞檐斗拱,园林交错,是当时新疆境内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座宫廷建筑。后又经过几代回王的修缮加工和经营扩建,至七世回王伯锡尔时,已成为一个宅园相连,宏伟壮观的园林建筑群。同治五年(1864年),阿古柏叛军攻打哈密,杀害伯锡尔并烧毁王府。同治十二年秋,陕西回民义军头目白彦虎攻进回城,王府又遭掠夺。
清光绪八年(1882年),九世回王沙木胡索特袭位后,对王府进行了扩建和翻修。扩建后的王府面积占回城的四分之一,有房800多间,大小九道门楼。正门楼为中西合壁结构,飞檐起脊,画栋雕梁,绿琉璃瓦顶。整体建筑分为内外二宫,内宫地面与城墙同高,外形是城楼式的宫殿。
民国19年(1930年)6月,沙木胡索特病故。次年,农民暴动,驻哈密省军进占回城,为寻找财宝,将这座有二百年历史的回王府“付之一炬,夷为平地”,连有数百年历史的“贮藏经典之库”也随大火化为灰烬。
现在的哈密回王府地处哈密市回城乡阿勒屯村(哈密王陵隔壁),建成的王爷台分为两部分,台上仿古建筑(单体建筑13个,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台下为二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14000平方米),主要项目有台吉议事处、回王宫大殿、回王寝宫、配殿、清真寺、角亭等。
交通:位于哈密市回城乡,与哈密王陵相邻。在市内坐10路公交车可到,或者打车10元左右。
门票:40元
开放时间:9:00-19:00
旅人提示:要是觉得门票太贵,在外面转一圈也不错,附近的维族村落可以转转。哈密王陵和哈密回王府后面有一片麻扎。
3、哈密博物馆
哈密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2002年6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援建的南粤文化中心迁入。博物馆有展厅面积800余平方米,库房面积300平方米。馆内收藏有原始社会至明清时期的石器、青铜器、陶器、木器、铁器、毛布、清代服饰和干尸等文物12000余件,其中17(类)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以通史陈列的方式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汉—北朝及隋、唐、元、明、清来呈现哈密悠久的古代文明,在通史陈列中还包括有独特文化面貌的五堡、焉不拉克两个专题陈列。展厅陈列各类文物1000余件,有轰动国内外的五堡干尸、精美的古代毛布和属于北方青铜文化的铜釜、鹿首铜刀等珍贵文物,大部分展品为历年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博物馆的陈列设计现已全面更新,处于全疆地州级博物馆一流水平。
交通:与哈密王陵和哈密回王府相邻,隔一条马路。在市内坐10路公交车可到,或者打车10元左右。
门票:凭身份证免费参观
开放时间:9:00-19:00
旅人提示:博物馆周一休息,不要赶到周一前往哦。
4、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
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建筑面积4875平方米,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主体四层。一层主要有木卡姆传承使用的演艺大厅、教室、宿舍、资料室、外部广场和舞台控制室、库房等;二层大厅,900多平米,主要沿四周墙壁展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产生、发展、演变的沿革,以图片、壁画、文字、雕塑等艺术展现形式,全面反映“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维吾尔木卡姆”的文化形式、特色和内容。大厅空间主要作为冬季中小型展演场地。三层东部是可容纳60人观看专门演出的展演厅,在这里不仅可以为木卡姆传承人提供排演、演练场地,也是观光者欣赏木卡姆艺术的小型场地。西半部是专门展现哈密木卡姆的产生、传承、发展过程及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价值的哈密木卡姆展厅。四层主要用来展示哈密地区现已申报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场地。
该中心建筑外形设计主要突出了“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思想理念,上圆下方,建筑顶部有一个硕大的维吾尔族手鼓覆盖,其下由四个夸张放大了的哈密木卡姆演奏中最经典、最有特色的乐器哈密艾捷克、哈密热瓦甫支撑。手鼓顶的底部以圆心点为半径向周围辐射出12根轴线,这代表了哈密麦西热甫独有的车轮舞的象征寓意,12根轴线则代表了维吾尔木卡姆的十二个套曲;顶部的手鼓向上摆放,下平上凹,象征了哈密独有的青苗麦西热甫中盛放、传递青苗的托盘。托盘周长全长165米,其上用浮雕展示了哈密木卡姆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摩可兜勒、伊州大曲和伊州乐、阔克麦西热甫、普塔舞、车轮舞等等;哈密维吾尔族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的歌、舞、乐为一体的内容丰富的综合性木卡姆艺术特色。建筑一层上主体四周巧妙结合维吾尔族传统回廊建筑形式,建筑正面用六根绿色柱子支撑,“六”代表了维吾尔族人民民俗生活中的吉祥数字,绿色代表了和平、希望和安定,寓意了今天和谐美满的生活。回廊四周和建筑主体上采用的廊柱、藻井、女儿墙、漏窗等的风格均采用了哈密维吾尔族的传统建筑风格。
交通:与哈密博物馆紧邻,在市内坐10路公交车可到,或者打车10元左右。
门票:20元/人
旅人提示:可以在传承中心欣赏木卡姆的表演,建筑也值得一看!
5、盖斯麻扎
相传,唐贞观年间,应唐太宗李世民邀请,穆罕默德派弟子盖斯、吾外斯,万嘎斯三人来中国传教。万嘎斯病逝广州,盖斯和吾外斯到达长安,受到唐太宗的欢迎。回国途中,吾外斯病逝于河西之回回堡,盖斯则于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殁于星星峡,被草草掩埋。后来,哈密回王派人在星星峡为其修建一座拱背。
遗址散布在白杨河两岸高高的土崖上。河东有3个洞窟、1座佛塔和1座大佛寺。大佛残高8.2米,估计整身高度在15米以上。大佛寺大殿高5层,这在当时已经是高层建筑了。
拉甫却克古城位于哈密市五堡乡四堡村内,东距哈密市65公里。为汉唐时代城址。海拔614.2米。1957年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颇具规模,有南北二城,平面呈“吕”字形。由于白杨河水自两城间流过,致使古城遭受破坏。城内已被辟为村民居住地或果园,原有建筑大多被毁。
在古城内外发现的陶片主要是夹砂红、灰陶。多为轮制,火候较高。纹饰以花边刻线和附加堆纹为主。器形有罐、瓮等。从形制特点看,与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中出土器物多有相同或相近似之处。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庐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鄯善国被高车人攻破,部分人北逃伊吾,在这里筑城居住,称为纳职。唐贞观四年(630年),又在此设伊州,下属纳职县城。
交通:离开白杨河佛教遗址南行约10公里,就到了,两者之间有简易的公路相连,但没有班车往来,如果不是租车,只有步行前往。有时也有便车,但这要靠运气。
8、五堡古墓群和哈密古尸
位于新疆哈密市五堡乡,距市区70公里,这里的古墓葬群,面积约5000平方米。 1978年开始发掘,被誉为“金发女郎“的哈密干尸,就是在此地发掘出土的。现已发掘29座墓穴。墓葬的形状为竖穴土坑单人葬,尸体侧身屈肢。
因其地有一块露出地面的巨大的白石而得名。它位于新疆天山北坡,距哈密市区约60多公里,属天山区白石乡。海拔约2300米,这里景色优美,气候凉爽,雨水充足,空气清新,清泉喷涌,水质甜美。
南面几公里处就是天山北坡,与东天山主峰喀尔里克峰遥遥相对,山顶白雪皑皑,雪线下松林层层密密,平地上有株株红松。北面为白云缭绕的巴里坤北山,左右是一望无际的伊叶英格尔草原和巴里坤大草原。夏秋之季,绿草如茵,野花竞放,泉水淙淙,景色醉人。羊群象飘动着的朵朵白云;松林里点缀着座座毡房。傍晚牛羊归圈,炊烟四起,奶茶飘香。景区还分布着许多古寺庙和古文化的遗址。古寺庙的遗址有天山庙(关帝庙),古文化遗存有天山唐碑,位于天山庙东三十余步。松树塘汉代任尚碑、烧陶 遗址。大型冶炼遗址与天山唐碑相映照,“饱千秋冰雪,此中有汉石唐碑”。距白石头十公里柳条河岸处,千顷碧波的草原上,奇妙地呈现出鸣沙山,是目 前国内仅有的四座鸣沙山中最完美、鸣声最佳、传有优美传奇神话的鸣沙山之一。(四座鸣沙山名称:哈密鸣沙山,敦煌鸣沙山,宁夏沙坡头,内蒙响沙湾)。
交通:从哈密市到伊吾、巴里坤的班车都经过白石头,距离63公里,到白石头后下车即可。
门票:20元
旅人提示:这里距离下一个景点松树塘8公里,游览结束后,可以等过路班车离开,也可以租马到松树塘50元/小时,步行也可以,就是需要一个多小时。
另外,这里有比较完备的旅游餐饮设施,还有一个高尔夫球场。可以在这里住宿,但这里的饭菜价格都比哈密市内贵。一般的小木屋100元左右一人,毡房100-300元一顶。如果带有帐篷或睡袋,可以找一户哈萨克人家,在其附近住下来。
11、松树塘
松树塘南距新疆哈密市73千米。 松树塘位于天山北麓,地跨哈密、巴里坤和伊吾的交界处,海拔1 800-3 000米,年平均气温在-0.4℃,经常出现6月落雪、8月降霜的现象,是以驮为主,驮挽、驮乘兼用的军用马新品种——伊吾马的产地。
松树塘南依巴里坤山,北临绿草如茵的巴里坤大草原,在洪积扇缓坡和山腰、谷地间松杉葱郁,森林满坡,云杉树一直延展到平野上。据统计,仅巴里坤县境内的原始森林面积就达5.6万公顷之多,而山顶终年白雪皑皑。
清人洪亮吉游该地后作《松树塘万松歌》:"千峰万峰同一峰,峰尽削立无蒙茸。千松万松同一松,千悉直上无回容。…好奇狂客忽至此,大笑一呼忘九死。看峰前行马蹄驶,欲到青松尽头止。"
在辽阔的草原上,奇妙地出现了一座长约五公里,以石英长石堆积而成的沙山,山呈东北——西南走向,西缓东陡。脚下有条小河蜿蜓流过。当人们从沙山顶往下滑时能听到从山的内部发出的声音,犹如万马奔腾,海潮汹涌,故名鸣沙山。
哈密鸣沙山沙鸣声之大,冠盖全国三大沙鸣(甘肃敦煌鸣沙山、宁夏中卫县沙坡头和内蒙古包头响沙湾)。当地民间有一个传说:唐朝女将樊梨花带兵征西时,有一营女兵与敌人遭遇,战斗激烈,因众寡悬殊,全部阵亡,樊梨花率师赶到,大败敌兵,将女兵尸体全部葬在沙山上,阴魂不屈,常常从沙山底传出厮杀呐喊声。人们根据这一传说,给这一景点取名“沙山藏营”。
多年前,考古工作者从沙底发掘出古代兵器、马鞍、尸骨等。据说,这里是古代兵戎相见之地,曾有一将率壮士五百,与匈奴血战,全军战死于此。
鸣沙山位于哈密市区以北70多公里的口门子柳条河沿处。相对高度35至115米,南北长约5公里,塔水河和柳条河绕沙山两侧蜿蜒流过。立于天山庙上,可鸟蓝瞰其全貌。山麓有泉,四周草茂,有河从山前绕过,每当风起可听到沙鸣,胜似牧笛悠扬。
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温度条件的作用,当游人静卧沙上时,风动沙移,沙鸣声如泣如诉,如萧如笛,凄婉低回。当游人做滑沙运动时,沙粒向下翻卷滚动,相互磨擦,声波振荡,沙鸣声如同飞机从空中掠过,隆隆作响。
交通:从哈密到伊吾、淖毛湖的班车都要经过鸣沙山。
门票:20元
旅人提示:从松树塘步行去,大约要一个半小时,也可以从松树塘包车去或租马去。
14、巴里坤草原
巴里坤草原位于新疆东北部,这里有“天山淞雪”、“瀚海鳌城”、“镜泉宿月”、“岳台留胜”等8处名胜古迹。草原海拔1650米,雪山晶莹,松林青翠,云雾缭绕,变幻莫测。此景被称为“天山淞雪”。传说,天山淞雪是远古时期黄帝开国后,唐尧、夏禹、周穆王西巡“西王母之国”的时候,在“瑶池欢宴”上赠赐的一幅中原丝绣,后来西王母把丝绣化成了“天马”牧场。迄今巴里坤草原仍有“天马故乡”之称。
距离巴里坤古城南约5公里处,有一座高约200米的小山,名为岳公台,岳公台背倚雪山,面对草原,山顶多奇峰怪石,山下泉涌瀑布。据《新疆图志•山脉志》记载:“群山惟岳公台最雄杰,前有八阵奇门,两面能容万马……”。传说在此山操兵点将可以克敌制胜。清代雍正七年和九年,宁远大将军威信公岳钟琪曾两次远征准噶尔,途经巴里坤草原,就扎营此山操兵点将,果然两次征战均获胜凯旋,故得美传“岳台留胜”。
交通:从哈密坐班车到巴里坤县,到县城就算到巴里坤草原了,巴里坤草原有20多万亩,去往各个景点都会路过巴里坤草原,部分景点便就身处巴里坤草原内。
门票:40元
旅人提示:巴里坤草原是新疆第二大草原,确实美,不过比起其它新疆西部的草原,这个只是一般。可以租用当地哈萨克人的马匹,骑马之前最好商议好价格,目前的价格30-50元/小时。
15、巴里坤湖
巴里坤湖由四周自然泉水汇流注入而成,东西宽约12公里,南北长约20公里,湖水面积112.15平方公里。湖也是储量丰富的芒硝矿和盐田,湖水中含有水生物卤虫。
巴里坤湖古称蒲类海,婆悉海,元代称巴尔库勒淖尔,清代的蒙古沙、巴尔库尔对音称巴里坤湖。关于巴里坤湖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流传最多的一则传说是:一位汉族姑娘和一位名叫蒲类海的哈萨克青年合力同破坏湖泊的山魔搏斗,姑娘被压在尖山下石化了,哈萨克青年扭住山魔同沉湖底。他们用生命为后人换来安宁幸福的生活。为了纪念他们,人们就把尖山下的数股清泉叫“汉姑泉”,把湖泊称作“蒲类海”。
巴里坤湖畔聚集了数百座毡房,牧民边放牧劳动耕作、边休憩。
巴里坤湖位于巴里坤县西北18公里处,是一个高原湖泊,海拔1585米,四周山峦起伏,水草丰美,湖中碧波荡漾。独具“迷离蜃市罩山峦”的奇观。
每当盛夏,这里湖光山色,分外迷人,牧民们游牧湖畔,毡房座座,牛羊成群,牧歌悠扬,是一处避暑旅游的好地方。
交通:从哈密客运站乘班车可以到达巴里坤县城,然后转乘的士前往,或者在县城坐班车到海子沿,到了海子沿就到了巴里坤湖的湖边了。
16、怪石山
怪石山最怪的就是满山的小石窟,这些大小不等的石洞有圆形,有方形,像佛龛、像蜂窝、像羊肚,近看小石洞并不深,很圆滑,像人工旋磨出的一样,小洞直径1米左右,大洞被称为“包厢者”,可坐十几个人。几座山从山顶到山脚都是“千疮百孔”,有的称“蜂窝崖”,有的称“千佛洞”或“万佛龛”、“千窟崖”等。每当下暴雨时水从山顶流下,便形成了无数个小水帘洞,景致令人叫绝!
欲登怪石山顶,有一条古人修造的石阶,很像华山“千尺幢、百尺峡”,又陡又窄,山顶有一个“南天门”,由两块巨石矗立,中间只有一尺宽的石缝,胖人无法通过。更为奇特的是嶙峋陡峻的怪石山顶却是一马平川的“高平原”,汽车都能从后面开上去。
怪石山距县城60公里,有10多公里的便道与县城至煤矿的柏油公路相接,位于巴里坤湖西北7公里外小夹山的最东端。
交通:从县城打车往返需100元/车左右。
门票:20元
旅人提示:离开怪石山,即可返回县城,然后回到哈密,乘车前往鄯善或者进入甘肃继续旅行。
二、新疆东线特色节日与人文
1)特色节日和活动
新疆的主要宗教,故而肉孜节、古尔邦节和纳鲁孜节(鄯善维吾尔族称“沙拉”)是新疆地区三个传统节日。当你在历九月、十二月十日和农历春分日之时行走在新疆东线时,特色节日就在你身边了。
新疆东线上不容错过的活动:
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
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是为纪念丝绸之路开通2100年而举办的。从1990年开始,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
有精彩的民俗风气活动和新疆许多著名歌舞团的表演。还会有民间艺术展览、体育比赛。旅游纪念品展评会等。游客也可以参与“农家乐”、维吾尔婚礼表演、葡萄采晾比赛等活动。(不过那时,整个吐鲁番也会人满为患的。)
国际沙雕艺术节
国际沙雕艺术节每年8月,鄯善的库姆塔格沙漠会举办国际沙雕艺术节。此活动从2004年开始,每年8月举办一次。
艺术节活动中雕刻艺术家会在现场制作沙雕,游客可以手里雕刻工具,在已经夯实的沙堆上随意雕刻出能够想象得到的形象,遇到困难了还可以请教旁边的雕刻艺术家。库木塔格沙漠公园会为游客提供与雕刻家互动制作沙雕的机会,并且评选出游客制作的优秀沙雕作品给予奖励
哈密瓜节
哈密瓜节是由哈密市委、市政府主办,自1993年起至今,已历时6届17年。以瓜乡文化为梭,以哈密瓜园为起点,让国内外游客充分体现“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神奇,充分感受“游哈密、走遍天山南北”的深刻内涵。节日活动上通常会有精彩的歌舞绝技表演。
2)东线人文
维吾尔族歌舞
人们常说新疆人民“会说话便会唱歌,会走路便会跳舞”,能歌善舞是他们的天赋,其实这说的就是维吾尔族人的歌舞。维吾尔族舞蹈含蓄、优美,女性姿态柔软、舒展,男子则奔放、矫健。擅长于头部和手腕的运用。通过移颈,头部的摇和丰富多变的手腕,再加上昂首、挺胸、立腰等姿态,以及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蹈色彩浓郁,别具一格。微颤膝部、旋转身体是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富有特色的表演风格。
旅人提示:在吐鲁番,夜晚各大宾馆葡萄架下的“麦西来普”民族歌舞,已名闻天下,有收费的哦,可以一看。
哈密木卡姆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音乐形态丰富多样,有多种音律,繁复的调式,节拍、节奏和组合形式多样的伴奏乐器,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感染力。
无论你来自何处,到新疆就会发现这里的食物与众不同。忘掉你平时的最爱,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是旅行当中一项必要的体验项目。这里处处可以寻找到新疆特色美食,如果吃不惯,在吐鲁番、鄯善和哈密也很容易找的到汉餐餐馆。
馕 馕是维吾尔族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食品,也是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别具特色的一种主食。干百年来,维吾尔族群众天天食用它。馕的最大的特点是香脆可口、久存不坏,即使是炎热的夏天,摄氏30多度,把馕放上十天半月,也从来不会变质变味。
油塔子
这是维吾尔族群众喜食的一种面油食品,色白油亮,层次很细,香软油多而不腻。食用时,用筷子从油塔子的上面夹住,向上一提,一层一层的拉了起来,如同宝塔一样,故名“油塔子”。它是维吾尔族待客的上乘食品。
焖饼子 维吾尔语叫“牙甫玛”。这种食品是先将羊肉或鸡肉煮熟后,将擀好的薄饼铺盖在肉上,每铺上一层薄饼,浇上一次肉汤,再用筷子,扎几个眼,让饼下肉汤溢出饼面。如此往复,铺上数层后,将锅盖盖严,用慢火焖熟,这是第一种做法。另一种做法是:将每张薄饼抹上清油,再一张一张地铺盖在肉上,焖熟。
吃时,先将肉盛在盘子里,再将焖饼一张一张地放在肉上,便可上席。这种饭食多在冬季食用,招待嘉宾,大方、实惠、味美肉香。
抓饭
维吾尔语叫“波罗”。因为食用时多用手抓,故又俗称抓饭。抓饭油亮生辉,香气四溢,味道可口,营养丰富。那香喷喷的气味,足以使你垂涎欲滴。抓饭不仅是营养丰富的“大补”之饭,同时也是省力、省时,饭菜具全、众口好调的理想食品,特别是在招待上百名客人时,做抓饭则能使人人满意。
烤包子
维吾尔语叫“沙木萨”。它是在小型馕坑里烤制的包子,故称“烤包子”,是哈逢年过节招待亲朋好友的佳品,还常用来作为红白喜事互相馈赠的札品(礼品)。
薄皮包子
维吾尔语称“皮特尔曼塔“。它所用馅的原料与烤包子差不多,包子皮擀得十分薄,但不在馕坑里烤,而是在笼里蒸制而成。蒸熟后,透过外面的皮几乎能看到里面的馅,其特点是皮薄、肉嫩、油多,伴有洋葱的香味,非常可口,吃起来犹如包子皮融化在嫩肉油香中一般。
馓子
馓子,这是一种油炸食品,是维吾尔族群众很喜欢的一种传统的待客食品,多在“肉孜节”、“库尔班”节节庆时食用。馓子的造型,全在于摆放的技巧,馓子的色泽和味道全在于配料的适度、和面的功夫和在油炸时对火候的掌握。
手抓肉
手抓肉在食用之前,必须洗挣双手,吃时,由主人用小刀削成小块,方便食用。为了增加口味,在肉上撒一些生洋葱味道就更美了。吃完肉以后,主人会给客人送来可口的羊肉汤,这就达到了原汤化原食的目的。
羊杂碎
维吾尔族对吃羊杂碎(下水)十分讲究,他们不仅自己喜欢吃,而且还作为一种招待客人的名馐佳肴。羊杂碎包括面肺子,米肠子。
烤羊肉串
新疆的烤羊肉串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的一种风味小吃,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烤羊肉串,维吾尔族称之为“卡瓦甫”,新疆东部羊肉风味独特,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天山里的羊品种优良;另一个是烤羊肉串选用了特殊调味品——孜然。
四、行走在新疆东线的提示
首先,带着微笑旅行,在旅行途中或许言语不通,但微笑绝对是最好的沟通名片。
花点时间了解一下当地的文化和少数民族的禁忌,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因无心而冒犯当地人,说严重点可以避免引发大事件,而且可以帮助你博得当地人的欢心。
这条线路上,少数民族以维吾尔族居多。学几句简单的维吾尔日常用语,尝试着听说一下,可能会有意外的惊喜哦。
尊重当地人的着装标准,夏天男性在室外最好不要穿背心短裤,女性不要穿坦胸露背、过于短小的衣服。在旅游途中,没有必要打扮得过于性感。
在任何时间和场合,无论你有多兴奋,请保持言谈举止的文雅礼貌,不要指手画脚,大呼小叫。
是新疆的主要宗教,请尊重他们的宗教习惯。请不要喧闹,当他们诵读祈祷经文时,不要在一边说话,不要有任何不雅的举止。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出疆旅游电话: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电话: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